在祖国的东方,太阳最早升起的地方有一片充满生机,令人向往的土地。她群山叠翠、林海苍莽、江河密布,四季风景如画。这就是国家级生态示范县——饶河,一个新兴的口岸小城。这里传承着黑土文化的悠远神韵,展现着青山碧水的旖旎风光。这里是乌苏里江畔第一大城市。是距离著名的现代战争遗迹地——珍宝岛最近的中心城市。是著名的《乌苏里船歌》取材及唱响地。拥有国家一类对俄客货运输口岸——饶河口岸。先后被批准为国家级东北黑蜂自然保护区、国家级生态示范区、欧盟有机食品组织认定的有机食品生产基地、国家级“兴边富民”工作试点县。
饶河是祖国东方最早升起太阳的地方。每天她把朝阳迎进华夏大地,来到饶河就来到了祖国的最东边,所以说饶河是座象征希望的城市。
饶河乌苏里江畔最大的中心城市。清幽雅致缓缓流过饶河脚下的中俄界江——乌苏里江,是世界上仅有的几条没有被工业污染的江河之一,如一条美丽的玉带镶嵌在祖国的鸡冠上,摇桨荡舟,一江尽览两国秀丽风光。纯净宽广的水域以盛产名贵淡水鱼类和生在江河长在大海的回游鱼种大马哈最为著名,最纯净的水源养育着最鲜美的鱼儿,人说五岳归来不看山,来过饶河的人也说饶河归来不吃鱼。
饶河拥有全国最美湿地。1江28河水脉流注饶河6765平方公里的辖区,72604公顷的湿地珍藏着一个奥妙无限的原生物种天堂。全国十大最美湿地——千鸟湖湿地是国家AAAA级景区,乌苏里江国家级湿地公园层次分明,错落精致,被摄影爱好者形象地比喻为盆景般的湿地。闻花香,听鸟鸣,赏美景,看渔家划着小船捕鱼,这处处诗情画意的景色,均来自多年来生态保护的成果。
饶河是黑龙江省古人类最早活动的乐园。饶河1909年建县,她古老而年轻。坐落在饶河县城南的小南山,是目前我国发现的最东部旧石器时代人类活动遗址,出土了大量打制、磨削石器、夹砂粗口陶器等国家级文物,特别是出土的玉器占黑龙江省出土玉器的一半以上,证明了早在一万五千年前这里就有远古人类繁衍生息。因此被郭沫若等著名历史学家、考古学家赞誉为“黑龙江的牛河梁”、“阿述江畔的金字塔”。孙尧省长在多次会议中讲道,饶河小南山文化应该是黑龙江省人类文明的起源。2010年,南山风景区被评为“黑龙江省最值得去的100个地方”。
饶河是《乌苏里船歌》最早唱响的地方。四排乡是被称为“鱼皮部”和“使犬部”的全国最小民族——赫哲族仅有的三个聚居地之一。郭颂老师的《乌苏里船歌》取材并唱响于此。世代生活在这片土地上的赫哲族人民,经过千年的休养生息,形成了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原生态的生产生活方式、原滋原味的“伊玛堪”说唱,独具特色的赫哲族民俗手工艺,都集中地展现在这块“最后的鱼皮部落”中,都汇集呈现在饶河四排赫哲民俗风情旅游区。
饶河是距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珍宝岛最近的中心城市。饶河近代史是维护民族独立、争取人民解放的斗争历史。这里是抗联七军的诞生地,勇敢的饶河人民打响了珍宝岛战役的第一枪,无数革命先烈用他们的热血和生命,书写了一部部抗击外来侵略、寻求民族自由的历史篇章。如今,这片英雄的土地,已被国家认定为一类革命老区。从饶河城区乘船登珍宝岛浏览仅需45分钟船程。
饶河是全国人均耕地最多县份之一。这里有最肥沃的土壤——世界三大黑土带之一“东北黑土”,县域20万公顷黑土沃野,人均耕地1.7公顷,是祖国真正的大粮仓。在饶河万亩高效绿色有机水稻示范园区里,处处充盈着现代化科技农业气息,一项又一项国际荣誉及认证展现饶河作为一个当之无愧的有机农业大基地的风采。而依托于现代化大农业观光游,民俗游等一系列旅游产品,农家游也正如火如荼的开展起来,体验农家风情、睡大炕、吃农家饭已渐渐成为饶河旅游新时尚。
饶河是全国最优质蜂种东北黑蜂的故乡。是东北黑蜂的发源地,全辖4385平方公里的核心保护区孕育了亚洲最优质的蜂种。占县域面积高达51%的莽莽森森孕育了全球最优质的蜜源植物。延绵不绝的赫哲圣山大顶子山,海拔801米。山中树木苍翠蓊郁,林间鸟儿婉转啼鸣,石上青苔翠裹,缝隙中清泉流过,潺潺欢腾山谷。著名歌唱家郭颂的一曲《大顶子山高又高》取材于此,唱响大江南北。
饶河是赴俄旅游最便捷的口岸城市。是中国对俄旅游贸易的最前沿,拥有国家一类口岸,也是对俄哈巴罗夫斯克地区唯一的陆运和冬季过货的国家一类客货口岸,更是中俄及欧亚陆海联运的桥梁和联结东北亚区域经济合作的纽带,仅760米的双边口岸距离拉动着一条得天独厚的黄金大通道,已正式获得了开展外国人口岸落地签证和边境旅游异地办证业务权限,为您游览俄罗斯异国风光提供方便快捷的通道。
城市的拥挤与喧闹,人们备感疲惫,渴望亲近自然,让身心宁静。来到饶河,一定要慢享生活。饶河是山的世界,水的故乡。她的青山孕育着绿色的希望,她的江河闪烁着银色的光芒。走进饶河就投入了自然的怀抱,走进饶河就融入了山水的殿堂。
小南山旅游风景区:小南山风景区始建于1985年,通过多年来的不断建设,特别是近几年的全面规划和合理开发,先后投资1000多万元,改建了饶河县抗日游击队纪念碑及广场,饶河县博物馆、通山白色路面、环山甬道、景区公厕等,硬件设施得到了规范性的完善。2012年11月29日,小南山正式被评定为国家AA级景区。小南山旅游风景区是集生态与文化于一体的旅游胜地。丰厚的历史文化:小南山遗址是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是我国古肃慎文明的摇篮,被郭沫若等著名历史学家、考古学家赞誉为"黑龙江的牛河梁“、“阿述江畔的金字塔”。优美的生态环境:小南山是上自珍宝岛侧旁的清时期佐领驻地古斯瓜朗(今演化名“公司”)下至诺罗山(今东安镇)上下二百余华里,延踞乌苏里江西岸唯一的制高点。小南山山势秀美,北西两面,皆为缓坡,游人可拾阶徐步而上,感受绿树浓荫和花草芳菲;正东为一条形势陡峭却整齐修长的石崖,玉带般的乌苏里江临山而过,江上渔舟翩翩,临渊羡渔别是一番滋味;山的阳面又被另一汪秀水半拥,南湖河汊回环其间,秀美的水面上时有水鸟翔空,游禽群集,多少艺术家站在南山通天崖上俯瞰碧水连天,无不惊叹大自然的创作在此可谓妙到毫巅。2010年,被黑龙江省旅游局评为“黑龙江100个最值得去的地方”。
四排民俗旅游风景区:四排赫哲族风情园是集文化、娱乐、游览、餐饮、住宿于一体的综合性园林。丰厚的历史文化:赫哲族是我国56个民族中人口最少的民族,世代以渔猎为生,自古以来一直生息在黑龙江、松花江、乌苏里江流域,有本民族语言而无文字。因居住地域不同,有“奇愣”、“那乃”、“赫真”之分,至今全国约有5000余人。千百年来,随着时代的变迁,赫哲族独特的民族传统文化正趋于衰竭,发掘整理和保护珍贵的赫哲族文化遗产,已引起了更多有识之士的关注,其中著名的《乌苏里船歌》、《大顶子山高又高》等文化作品,就是取材并创作于此。优美的生态环境:四排乡位于饶河县东北乌苏里江西畔,有一江碧水、平若明镜、洲岛错落的江上美景;也有绿草如茵、百花争妍、牛羊成群的草原风光,还有峰峦起伏,溪流淙淙,松涛阵阵的山林秀色。
四排赫哲族风景区是乌苏里江流域唯一一处体现赫哲族民间传统文化的园区,于2001年7月4日在饶河县四排乡正式对外开放。四排赫哲族风景区总投资500万元,经历年不断改扩建设,占地面积达12000多平方米。2011年,12月30日,四排赫哲风情园被评为国家AAA级旅游景区。风情园总体开发上,是按赫哲人传统生活方式进行设计的,建造木楞房、“撮罗子”等传统居舍,布局合理,建筑奇特,增设餐饮服务设施、挖掘传统娱乐项目,进行民族舞蹈和民族体育项目及民族工艺制作表演。使民族风情园成为发掘和保护赫哲优秀传统文化的理想场所。它是集旅游、民风民俗、历史文化、生产生活为一体的赫哲民族的风情建筑。园内主要建设有文史馆、风情馆、天神祠、手工艺坊、传统民居等主题建筑和图腾柱群、许愿井等景点。建筑外观全部采用赫哲族民间传统的木刻楞与撮罗子式建筑风格,具有浓郁的赫哲民间风情。
沿江公园旅游风景区:沿江公园风景区始建于2001年,2004年9月29日正式对游人开放。沿江公园投资700多万元,占地33000平方米,园内种植绿地18000平方米,设有大理石雕塑及音乐喷泉各一处,庭院灯200余盏,各种休闲亭台、廊架10余座。园内共栽种乔灌木6000余株,各种花卉20000余株。沿江公园在整体设计上从功能使用、地方文化、历史背景等多方面考虑,注重生态环境,提高文化品位,造型别致,创意新颖,特别是沿江公园将乌苏里江景观、绿地和城市建筑有机地融为一体。园内景观以序列连续的方式体现,给游客一种“画廊式”的视觉美,充分体现了饶河山清水秀、山水相映的生态型口岸城市特色。2012年12月19日,沿江公园正式被评为国家AAA级景区。
大顶子山旅游风景区:大顶子山原名伊克堆累山,赫哲语意为老牛顶子,又称为大鼎子山。大顶子山位于县城西北19公里,主顶古称制俄顶,海拔801米,为县内第二高峰。山体呈西南东北走向,南坡陡峻,北坡略缓,共有八顶,山上生长着许多杜鹃,以兴安杜鹃为最。尤其是制俄顶上生长的杜鹃最为高大,株高2、5米,干粗者达5-6厘米,形同小树。每当五月初,县内其它诸峰的杜鹃一片姹紫嫣红,制俄顶上花枝尚未萌动。待到五月中旬,诸峰花期已过。制俄顶上杜鹃方始盛开,直到五月末,而花枝仍繁。登临一望,鲜红似火,甚是壮观,颇有“人间五月芳菲尽,顶上佳花始盛开,常道春归无觅处,不知转入此中来”之感。山上峰峦起伏,清泉小溪,自然景色宜人。山上有一清虚亭,为县内观日出的最佳去处。山北曾是抗日根据地。1936年3月6日,抗联七军曾在此与日寇血战,伪县参事官大穗久雄即亡命于此,军长陈荣久亦于此壮烈殉国。陈荣久及连副侯培林,战士金元俊三烈士墓葬,至今仍在大顶子山,为后人凭吊瞻仰之地。文化方面,我国著名歌唱家郭颂的《乌苏里江船歌》及《大顶子山高又高》等文化作品,就是取材并创作于此。
千鸟湖湿地公园旅游风景区:千鸟湖湿地位于黑龙江农垦红兴隆管理局红旗岭农场,属饶河国家自然保护区。于1998年建立,2002年经国务院批准晋升为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千鸟湖湿地风景区于2010年建成,2011年被评定为国家AAA级景区;同年12月在国家林业总局湿地中心和人民日报《经济周刊》联合举行的湿地评选活动中被评为“中国最美湿地”;2012年在中国体育博览会上荣获“中国体育旅游精品项目”;2013年被评选为“中华十大生态亲水美景”;2014年被评为国家AAAA级景区。
湿地生态环境优美,饶河红旗岭农场段全长约96千米,是目前国内现存的最原始、最完整、最秀美和最具湿地多样性的一处天然遗迹,更是一本内容丰富的活体科普教材。湿地内水系发达,水资源极为丰富,从整体来看界线长,跨度大,与完达山余脉隔河相望,在沿河两侧明水泡子星罗棋布,是水禽栖息、繁衍的重要活动场所,同时此区也是欧亚大陆野生动物必经之地。
景区内建有集餐饮、住宿、娱乐为一体的综合性会所——千鸟湖风情阁。千鸟湖边设有七处钓鱼台、一处游船码头、一处休闲广场及一座占地46亩的生态立体采摘园。湿地内有观景台、观鸟台各一处,水上栈桥2000余米,经过人工投食饲喂的各类鸟儿已经与人类成了朋友。在湿地内乘坐电动观光车游览,17公里长的湿地没观光路将引领您去聆听欢悦的鸟鸣、观赏鸟儿蹁跹的舞姿,感受大湿地的静谧古朴,更可以在仲夏时节乘舟徜徉于湿地花海,尽情释放亲近自然的火热情怀。畅游归来,或徜徉于绿树花海中嬉戏玩闹,或乘一叶扁舟于湖心垂钓,同时配套完善的综合服务中心,集餐饮、娱乐、会议、住宿为一体,可以满足不同的需求,游客可以在采摘园尽情的体验田园生活,体会“欢会酌春酒,摘我园中蔬”的意境。
喀尔喀山地质公园:喀尔喀山位于黑龙江省饶河县胜利农场辖区内,被益为黑龙江垦区八大景观之一,2005年被列为国家级地质公园。2012年,被评为国家AAA级旅游景区。1985年9月黑龙江电视台、中央电视台先后对喀尔喀山风光作了专题报道,从那时起,喀尔喀山再也没有安静过,每天都有大批游人涌入参观游玩和拍摄。在喀尔喀山主峰有一段属于距今二亿年前第三系形成之玄武岩地质层。由于岩浆冷凝过程中形成的柱状节理发育,再加上长期的风化剥蚀等地质作用形成的,属黑龙江省独有,在国内也较为罕见。在胜利农场辖境的喀尔喀山主峰前坡侧畔有一条“7”字形出露地表岩石层石林景观,南北绵亘有两公里。自南而东北,岩体各踞地势,拔地而起,曲绕绵连。最后虬曲向西拐去约二百米而终止。整个山体参差错落,交织在一起,景象颇为壮观。自从1983年向游人开放以来,来此浏览的客人络绎不绝。当你进入景区,便被那参差错落连绵的怪石群所吸引所迷醉。目之所至,美不胜收,使人百看不厌,竟至流连忘返……
等等
山依偎着水,水环抱着山。青山碧水装扮出饶河的大美画卷。山水为本,文化为魂,大美饶河的生态发展风鹏正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