饶河县旅游产业发展优势分析报告
饶河县自然景色秀美,四季风光各异,人文历史厚重,具有发展绿色生态旅游、休闲度假旅游、异国风情旅游、民俗文化旅游和红色教育旅游的独特优势。近年来,饶河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旅游产业发展,加快整合资源,群策群力,打造“乌苏里船歌百里黄金旅游带”的总体发展思路,努力将饶河建设成为黑龙江东部地区最具魅力的旅游名县。现将投资发展优势分析如下:
一、全县旅游业发展现状
(一)旅游经济总量 “十二五”期间,饶河旅游迅猛发展,出入境总人数累计42.1万人次,接待国内游客累计208万人次,实现旅游总收入累计15.3亿元。2015年,全县出入境总人数达2.5万人次,接待国内游客64万人次,全县旅游总收入达3.85亿元,同比增长10%。
(二)旅游经营企业 全县拥有正规旅行社11家,其中具有出境游(边境游)资质旅行社4家;专业对俄商品经营户45家;旅游纪念品企业已达13家,其中鱼制品工艺品企业5家,木制工艺品企业2家,桦树皮工艺品企业2家,其他工艺品4家。
(三)旅游服务业 饶河县现有92家酒店,其中二星级酒店2家,正在申请三星级宾馆1家,商务酒店6家,县内旅游住宿床位总数3000余张;全县有饭店259家,其中:四排赫哲鱼馆16家,特色农家乐84家,网滩鱼馆24家;旅游船只增加到35艘,专业对俄商品商场发展到3家,经营户达到200余家,专业的对俄旅游服务人员48人,旅游企业逐步向规模化、专业化快速发展。
(四)旅游景区建设情况
拥有千鸟湖景区4A级景区一处;南山公园、沿江公园、喀尔喀山地质公园、四排赫哲族风情园3A级景区四处;北疆红塔、鳌花岛2A级景区两处,共计6大类43处典型的景点景区。
千鸟湖湿地公园 国家4A级旅游景区,位于饶河县红旗岭农场境内,距县区300千米。辖区内自然保护区全长96公里,核心面积为10200公顷,属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是现今世界遗存的最为完整的几大湿地之一。
喀尔喀山省级地质公园 国家3A级旅游景区,位于黑龙江省东部饶河县境内,占地面积109平方公里,距饶河县正北61公里。是我省独有、国内罕见的喀斯特地貌,具有重要的科学研究价值和观赏价值。
沿江公园 国家3A级旅游景区,占地33000平方米,投资700多万元,于2001年正式开工建设。园内设有大理石雕塑及音乐喷泉各一处,各种休闲亭台、廊桥10余座,沿江公园将乌苏里江景观、绿地和城市建筑有机地融为一体,给游客一种“画廊式”的视觉美,充分体现了饶河山清水秀、山水相映的生态型口岸城市特色。
小南山风景区 国家3A级旅游景区,绵延一公里余,最高海拔106公尺。小南山被列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2010年被冠以“黑龙江省最值得去的100个地方”称号。这里不仅以自然景观优美秀丽著称,而且还是中华北方人类文明的发祥地,是休闲度假、科考探险、红色旅游的最佳去处。
乌苏里江 乌苏里江为黑龙江省第二大界江,自虎林市流入本县,下至瓦盆窑流注抚远县境内,乌苏里江河段在县域内的总长度为128km。其中乌苏里江饶河段为全风景河段中景色最好的一段,一年四季各有不同,沿途风光各异,这一段江流之特点是两岸全是原始植被,非草即木,水流清缓,幽雅宁静。
四排赫哲风情园 国家3A级旅游景区,位于饶河县城北17.5公里的乌苏里江左岸,占地12000平方米,与俄罗斯隔江相望,是旅游观光的好地方,著名的《乌苏里船歌》、《大顶子山高又高》等文化作品,就是取材并创作于此。园内主要建设有赫哲族文史馆,民俗馆和工艺仿建筑外观全部采用赫哲族民间传统的木刻楞式建筑风格,具有浓郁的赫哲民间风情。
大顶子森林公园 大顶子山位于县城西北19公里,海拔801米,为县内第二高峰。2000年以来,县委县政府加大投入力度,已累计投入资金2亿元,先后建成了大顶子山风电、入山大门、登山凉亭,现已初具规模,游客逐年增多,年接待游客10多万人,经济和社会效益显著。
珍宝岛 珍宝岛位于乌苏里江上主航道中心左侧,位于七里沁岛上游,距饶河镇45km,乘船约两小时行程,因岛屿形状酷似元宝而得名,岛南北长2000m,东西宽500m,距西岸200m,距俄岸300m,面积约0.6km2,岛上长年驻有中国官兵,修建有营房,珍宝岛大门,还有珍宝岛历史事件的见证——“英雄树”,是一处名传中外的现代著名战争遗迹地。
挠力河湿地保护区 挠力河湿地自然保护区位于挠力河南侧和乌苏里江东侧,是三江平原的重要组成部分。该保护区总面积612k㎡(含农场220k㎡),其中湿地面积490km2,占80%左右,有林地及其它面积约在20%左右。该保护区以保护生物多样性为最终目的,动物资源163种,占黑龙江省动物种数的29.42%。
(五)业界荣誉 饶河县先后获得“中国十佳原生态旅游名县”、“龙江最美区县”、“ 中国饶河乌苏里江国际休闲垂钓基地”、“中国十佳宜居县”、“ 全国第三批旅游标准化试点县”等荣誉称号。
二、旅游产业发展优势分析
——饶河县生态环境优良,自然景色秀美,发展休闲度假旅游优势明显。饶河是国家级生态示范县,负氧离子含量监测最高值为每立方厘米31600个,pm2.5最小值为每立方米13毫克,素有“天然大氧吧”之美誉。县域森林面积3400平方公里,江河面积677平方公里,湿地面积1300平方公里,占县域总面积的80%,境内1江28河水系丰富,乌苏里江是当今世界上为数很少且未被污染的较大江河之一,盛产大马哈、“三花五罗”等名贵鱼种;大顶子山位于县城西北19公里,海拔 801 米,为县内第二高峰。山上生长着许多杜鹃,每当五月初,县内其它诸峰的杜鹃一片姹紫嫣红,登临一望,鲜红似火,甚是壮观.郭颂一曲优美的《大顶子山高又高》,使大顶子山的声誉伴随那美妙的旋律,传遍华夏大地,飘洋过海,享誉全球;千鸟湖湿地是国内现存最完整、景色最优美、湿地多样性特征最显著的一处天然遗迹。属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丰茂的水草,无尽的鱼虾,引来了各种各样的水鸟,鸟类资源极为丰富。每到春夏之交,这里便是百鸟翔集,莺歌雁舞,锦鳞游泳,鱼跃龙门的景象。景区内17公里长的湿地观光路将引领您去聆听欢悦的鸟鸣、观赏蹁跹的舞姿,感受大湿地的静谧与古朴,更可在仲夏时节乘舟徜徉于湿地花海,尽情释放亲近自然的火热情怀;饶河生态旅游观光路为黑龙江省第一条生态旅游观光路,总里程为70公里,该公路起始于饶河县红旗岭农场大桥,途经大牙克林场、石场林场、大岱林场,止于中俄口岸城市—饶河。沿线风光秀丽,山林交错,溪流纵横,原始生态保持完好,具有很大的自然观光价值。依托良好的生态环境,饶河先后被评为欧盟有机食品组织认定的有机食品生产基地、国家级出口食品农产品质量安全示范区、全国绿色农产品原料标准化生产基地、国家级生态示范县、国家级珍贵毛皮动物良种繁育基地,是全国唯一的东北黑蜂自然保护区。秀美的山川,广袤的平原,大美的湿地环绕城市,乌苏里江奔腾流淌,大顶子山巍峨耸立,原生态的自然景观和独特的边陲风光,让饶河充满着自然的气息,是天然的避暑度假、休闲观光、亲近大自然的理想首选地。
——饶河县民俗资源独特,文化产品丰富,发展民俗体验旅游潜力巨大。饶河是多民族的聚集地,民族文化丰富多彩,这里居住着汉、满、回、壮、苗、蒙古、赫哲、鄂伦春等27个民族。有1个赫哲族乡和3个朝鲜族村。多样的民族文化也是饶河旅游的重要资源。郭颂老师一曲《乌苏里船歌》已成为赫哲族的文化象征和标志。四排乡是全国仅有的3个赫哲族乡之一,几千年传承下来的渔猎文化极具特色。赫哲族民俗节日包括:“河灯节”、“乌日贡节”等。“河灯节”是赫哲族的民间传统节日,世世代代靠捕鱼为生的赫哲人每年都在农历的七月十五这天放河灯、祭河神,以此来祈祷、祝福族人平安、捕鱼丰收。乌日贡节“乌日贡”,赫哲语“欢乐、喜庆”的意思,是集民间文化、艺术、体育项目为一体的民族盛会。传统的体育项目有摔跤、划船、射箭、掷木轮、叉草球、拔河等。这些竞技活动都是从赫哲人的渔猎生产劳动中演变而来,与日常生活技能有密切的联系。“伊玛堪””作为赫哲族独有的反映本民族历史文化、世代传承的古老民间说唱艺术,已被列入联合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桦树皮制作技艺”和“嫁令阔”、“杈草球”、“萨满舞”、“食鱼习俗”、“东北黑蜂养殖技艺”分别被列入国家级和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赫哲族由于长年累月的从事渔业生产和以食鱼为主,逐渐形成了多种多样的食鱼习俗,主要有刹生鱼、生鱼片、鱼刨花、塔拉哈、炒鱼毛、烤鱼、鱼条子、晒鱼坯子、炸鱼块、晒鱼籽等10种,风味各异,独具特色。四排赫哲族民俗风情园是国家级AAA级景区,建有民俗馆、乌日贡广场、赫哲桦皮馆、大雁湖等景点,在这里可以欣赏到赫哲人飞叉捕鱼的绝技、巧手制作的鱼皮衣、桦皮船和工艺品,可品尝具有浓郁风味的“生刨鱼花”和“塔拉”。赫哲人独特的生产、生活方式,吸引了数以万计的旅游者及文化界人士前来观光旅游。朝鲜族也是一个能歌善舞的民族,来到这里您可以和当地的朝鲜族居民一起跳传统的朝鲜族舞蹈,唱起熟悉动听《阿里郎》歌曲,共同感受朝鲜族民俗文化的丰富多彩。
——饶河县人文历史悠远,古迹遗存众多,发展考古探索旅游前景广阔。古人云:“山不在高,有仙则名”。坐落在饶河县城南的小南山,是目前我国发现的最东北部旧石器时代人类活动遗址。1971年出土了大量石斧、玉器、陶器,证明为新石器时代及两千余年前我国古肃慎人及渤海时期之古居民遗址,大南山断崖下发掘出七具猛犸象牙齿及打砸石器,证明了早在一万五千年前这里就有远古人类繁衍生息,因此被郭沫若等著名历史学家、考古学家赞誉为“黑龙江的牛河梁”、“阿述江畔的金字塔”。现已发现的文物遗址数量达到408处,位居全省第三位,已出土国家一级文物8件,二级文物17件。今年考古专家又有新发现,此次出土的文物具备较高的历史价值和科学价值。小南山风景区为国家AAA级景区,现建有南山公园、饶河抗日英雄纪念碑、饶河县博物馆、日军要塞群、环山公路,山间甬道等景点,其中,县博物馆是一座集文物征集、收藏、研究、展示于一体,系统展示饶河悠久历史文化的综合性展馆。2010年,小南山被冠以“黑龙江省最值得去的100个地方”之美誉。
——饶河县革命历史厚重,影响力较高,具备发展红色旅游的先决条件。饶河县是国家一类革命老区,是东北重要抗日力量——抗联第七军的诞生地和根据地。20世纪30年代,抗日七军始建于此,抗日将领崔庸键、陈永久、李学福、陈雷、李敏等革命活动家在饶河留下了革命足迹。抗联七军与侵华日军在饶河开展过多次激战,无数革命先烈为了中华民族解放事业,抛头颅,洒热血,长眠在这片广袤大地上。小南山不仅是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作为国家一类革命老区,山上还有抗战时期遗留下的战壕地道,至今仍然保存完好。小南山上建有县文物馆和抗日英雄纪念碑,正面碑文由时任省长陈雷题词:“饶河抗日游击队纪念碑”十个大字。石碑背面(南)题有“抗日烈士,永昭千秋”八个字熠熠生辉。纪念碑上,高16.6米的抗联战士石雕像,巍然屹立。可歌可泣的抗联故事在这里家喻户晓。废弃的日军工事、曾经的抗联密营、诸多的战斗遗迹在崇山峻岭与江河湖汊间随处可见。这里更是举世震惊的——珍宝岛战役发生地,珍宝岛如同一枚精致的金元宝镶嵌在祖国东北边防线上,岛上长年驻有中国官兵,修建有营房、珍宝岛大门,浮雕墙,“英雄树”是珍宝岛历史事件的见证。珍宝岛自卫反击作战纪念馆内陈列了珍宝岛作战的历史背景、作战经过的文物史料;参战人员使用过的作战、工作、生活物品和战利品以及革命烈士的遗物;纪念珍宝岛作战及宣传报道珍宝岛作战事件相关的文物史料等。通过历史照片、文稿、文献、书籍、报刊、宣传品、著作、生活用品等,全方面回顾展示了那段烽火交织的战斗历程。
——饶河县地理位置特殊,异域风情浓郁,开展赴俄出境旅方便快捷。饶河口岸与俄比金口岸相距760m,是内地通往俄罗斯远东地区的重要门户,也是对俄哈巴罗夫斯克地区唯一的陆运和冬季过货的国家一类客货口岸,在不到100km的范围内,可直接辐射俄方100万人口。一江两国,万种风情,独具魅力。哈巴罗夫斯克是俄罗斯整个远东地区的中心城市,俄罗斯远东地区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和交通枢纽,这里有百年建筑,文化底蕴丰富,有教堂、广场和纪念碑等,可以体会不一样的民俗风情。海参崴是远东地区最大的旅游城市,三面环海,三国交界,风光迤逦,是一个休闲度假的好去处。饶河县充分发挥口岸优势、界江优势,大力发展中俄边境游及周边地区旅游线路,目前已开发了饶河—比金“二日游”、饶河—哈巴罗夫斯克“四日游”、饶河—海参崴“四日游”等多条跨国旅游线路。饶河飞速发展的经济,琳琅满目的市场商品,极大地吸引了一江之隔的俄罗斯公民,到饶河旅游购物成为他们的好去处。众多的俄罗斯游客出入在宾馆、饭店和娱乐场所,成为边境城市一道亮丽的风景。俄罗斯人酷爱出国旅游,饶河县抓住这一商机简化俄罗斯游客入境游手续,全面开展了边境旅游异地办证和口岸落地签证业务,让俄罗斯公民到中国旅游既快捷又方便,也使饶河县成为俄罗斯人出国旅游的热点城市。